治疗案例

从认知结构入手临床治疗考试焦虑的个案研究

作者: 发布于:2014-8-8 11:20:58 点击量:

从认知结构入手临床治疗考试焦虑的个案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分析了考试焦虑者内在心理机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采用暗示性说服的技术,纠正了来访者大脑中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运用情感先行组织者策略和积极的语言暗示,使一种足以调动其积极情绪的程序性知识达到潜意识自动运行的水平。这样,通过少数几次临床训练,不仅完全消除了其考场上的焦虑情绪,而且使其情绪积极到超常发挥的水平。本研究还与以往的治疗考试焦虑的方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此种方法的优势。


 

关键词:考试焦虑 情绪 知识 放松训练


 

 


 

一、问题的提出


 

考试焦虑是一种在学生当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及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1]。如今,考试焦虑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笔者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期间,曾经遇到多位前来咨询的考试焦虑者。下面,笔者就以其中一位为例,介绍一下临床治疗考试焦虑的新进展。


 

 


 

二、来访者自然情况、相关问题及有关背景


 

琦雯,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期中、期末以及月考等正规考试当中,出现考试焦虑现象。她经常在考试过程中因胸闷、呕吐等生理反应而不得不中断考试。


 

据她母亲回忆,琦雯最初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小学一年级。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让大家默写拼音字母,而她由于不知道什么叫“默写”,就照着书写,结果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从此以后,她一参加考试,就会出现了紧张、害怕甚至胸闷、恶心等反应,并且这种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


 

三、来访者症状表现


 

(一)考试过程中的过敏性身心紧张反应。


 

琦雯在考试中由于严重的焦虑情绪而引起的生理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走进考场的时候,感觉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敢想;


 

2、 坐到座位上,觉得身体不能放松,有一种空虚、不安的感觉;


 

3、如果是比较严厉的老师来监考,会对考试莫名地担心;


 

4、卷子发到自己手中时,感觉肌肉很紧张,精神上的弦也绷得很紧;


 

5、如果遇到一道难题,很长时间仍看不懂题意或做不出来的话,就会出现手心出汗、双腿打颤,进而胸闷、恶心等生理反应;


 

6、在选择题的两个选项中不知选哪个好时,心情很烦,感觉很紧张;


 

7、当距离她很近的同学先翻卷子的时候,她会有一些着急,并且手心出汗;


 

8、老师有的时候会拿起她的卷子看一下,她觉得很不舒服,认为老师耽误了她的时间;


 

9、当她答完了卷子但考试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她就会心情烦躁,再过几分钟就会胸闷、恶心。


 

(二)考试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在考试的过程中,她会出现分心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一开始,她就不断地催促自己快点答,这样她整个考试的过程都非常紧张,答题的时候思维不流畅;


 

2、答题过程中如果抬起头来,而正巧老师在看着她,她觉得心理很不舒服,并且想:“他会不会认为我是在抄别人的”;


 

3、 如果对刚做完的这道题没有把握的话,做下面题时就会一直想着这道题;


 

4、当老师提醒还有五分钟就到时间了而她还没有做完题时,她会非常紧张,脑中一片空白,思维受到抑制,很长时间大脑都不思考。


 

(三)考试后的紧张反应。


 

由于她的物理和化学、英语和数学都是两科一起考,中间休息十分钟,因此,在前一科结束之后的休息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事情引起她的紧张,近而影响到她下一科的考试。比如:平时比她学习好的同学说自己没有考好,这时她会很生气,也很担心,一方面认为那个人学习很好,还说自己没考好,很虚伪,另一方面觉得人家都没考好,自己肯定考得更不好,这种想法和情绪直接影响了她下一科的考试。她经常因为前一科没有考好而导致其他的几科都发挥得不好。


 

 


 

三、传统治疗考试焦虑方法的简要分析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考试焦虑的治疗越来越重视,治疗的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其中较为流行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脱敏、放松训练、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训练等。虽然,国内外的大量研究文献让我们看到了治疗考试焦虑的显著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对考试焦虑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①对考试焦虑的本质缺乏全面、深入和统一的认识,对考试焦虑者的心理结构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②虽然研究者期待降低考试焦虑的同时能够提高焦虑者的应试成绩,但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事与愿违。


 

针对传统治疗考试焦虑方法的不足,我们提出从认知结构入手分析考试焦虑者心理机制,并运用新一代的认知行为疗法对考试焦虑者进行彻底的干预,不仅弥补了传统疗法的不足,更在考试焦虑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四、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考试焦虑的理论与技术阐释


 

(一)考试焦虑者的心理结构分析


 

随着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认知学习理论引入到临床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分析出了认知行为障碍者的心理结构。对于考试焦虑这一认知行为障碍来说,它的心理结构主要是从情绪、认知、意识与潜意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情绪因素。考试焦虑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情绪反应。而这种情绪反应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错误的认知引起的,另一类是潜意识的条件反射引起的。这两种情绪都阻碍考试者的认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歪曲的认知又必然会使其消极情绪增强,这样,认知与情绪的共同作用,使考试焦虑者陷入到了恶性循环当中,无法从焦虑中摆脱出来。


 

2、知识因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理论,我们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


 

首先,陈述性知识方面。 考试焦虑者普遍地对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缺乏正确的认识;对来自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压力没有正确的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应有的信心;对考试结果的意义无法进行客观的分析等等;大脑中这些陈述性知识的缺乏,使这些考试焦虑者对考试过分地担心,进而形成了高焦虑状态;


 

其次,程序性知识方面。我们知道,行为主义的S——R条件反射用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可以看作是C——A程序性知识。对于考试焦虑者来说,他们的大脑中运行着大量错误的程序性知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来分析。在考试前,一旦有人提到考试,心理就感觉到不舒服;一想到距离考试还有几天,心情便很沉;考试前一晚,动不动就


 

想到“明天要考试了”等等。在考试过程当中,一听到别的同学先翻卷子,就认为自己答得慢,近而特别着急;刚一开始答题,就不自觉地催促自己“快点答”;老师走到自己身边,就感觉脑袋一片空白;如果前一道题自己答得没有把握,答下一道题时就会想前一道等等。在考试之后,一旦这科没有答好,脑子里就经常会想着这一科,情绪受到影响;如果与同学对答案发现自己答错了一道题,就会思考“自己为什么答错了”,并且这种思维无法停下来;到考下一科的时候,仍然在想上一科没有答上的那道题等等。其实,考试焦虑者大脑中的错误程序非常多,并且因人而易。这种错误的程序性知识是导致考试焦虑的关键因素。


 

最后,策略性知识方面。一般考试焦虑者的大脑中都缺乏应付考试的正确的策略。比如,遇到难题做不出来感觉心烦时,应该如何去调整情绪;一旦答题时分心了自己应该如何去处理等等。这种策略性知识的缺乏也是考试焦虑者无法调整自己情绪的一个主要原因。


 

3、意识与潜意识方面。错误的程序性知识及条件性情绪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自动运行的,而一部分认知因素则是在意识状态下运行的。考试焦虑者的心理结构是由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共同构成的,我们不可以割裂开意识与潜意识,也不可以忽视它们的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通过对考试焦虑者心理结构的分析,从意识的层面上,干预考试焦虑者的潜意识,从两方面入手,去彻底地解决考试焦虑者的困扰。


 

(二)临床操作的理论与技术分析


 

1、认知观念的调整。对考试焦虑者认知观念的调整,可以说是整个心理咨询最为重要的一步。它关系到考试焦虑的治疗是否彻底并是否可以泛化到以后任何一场考试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通过大量真实的例子、有说服力的语言,彻底地改变考试焦虑者的错误认知,并为其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同时,还要针对考试焦虑者在以往的考试中所表现出的较为敏感的情境,为他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策略反应。比如:在考试刚开始就催促自己快点答时,就告诉自己:“这种自我催促是由于紧张情绪造成的,并不是真正的理智地要提高解题速度的策略性考虑,它是有害的,让它走开,以我现在的速度是完全可以答完题的。深呼吸,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这样,就可以克制这种分心的现象。


 

2、临床辅导的过程。


 

(1)找到所有考试焦虑者大脑中的错误的程序性知识,这一步与系统脱敏的过程相类似,但不同的是,同时还要找到在考试过程中阻碍考试焦虑者正常答题的那部分错误程序。


 

(2)运用行为疗法的放松训练技术,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指导其将每一块肌肉进行绷紧放松,渐渐达到了完全放松的状态,此时,他的情绪是非常愉悦的。


 

(3)采用情感先行组织者技术,充分调动起考试焦虑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的情绪达到最佳的状态。


 

(4)用设计好的新的程序去代替他大脑中的错误程序,并反复训练。在整个过程中,在加入新程序的同时,使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让他充分体会一种积极的情绪,使他将焦虑的情境与兴奋、愉快的心情建立起联系,形成新的程序(条件反射)。这样,当他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境时,自动出现的就是放松时训练出来的兴奋、愉快的情绪。
(5)积极的后暗示,暗示他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并让他去体会这种变化。
五、导致来访者临床症状的心理因素分析
(一)情绪方面
琦雯在小学时的那次语文考试中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她感觉到非常地紧张和害怕。潜意识里,她就在考试与这种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之间建立起来联系,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将这种反射称之为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以后,只要她一处于类似的考试情境中,这种条件反射就会自动地起作用,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并与考试过程中的其他情境不断地建立反射。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这种反射在她的大脑中不断地得到了巩固与增强,使她的考试焦虑越来越严重。同时,考试时的焦虑情绪又使她的认知发生了错误,使她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到考试的时候就紧张”。这种认知的暗示作用又反过来加重了她的焦虑情绪,并进而使她产生了躯体上的胸闷、恶心等反应。答题时的这种紧张、焦虑等情绪及严重的躯体反应使她的答题思维不断地受到影响,影响了她考试的正常发挥,使她在正规考试时的考试成绩下降。而成绩的下降又使她越来越害怕这种考试。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二)认知方面


 

1、陈述性知识方面。在琦雯的大脑中,存在大量导致考试焦虑的错误的陈述性知识,而又缺少正确的陈述性知识。比如:她缺乏对考试、尤其是大型考试的正确认识;她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考试成绩的评价;她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有信心等。


 

2、程序性知识方面。在她的大脑中,有很多错误的程序性知识使她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情绪、行为、思维等各方面的不良反应。我们在她的问题表现中所列出的每一个表现,都是一个程序性知识。这些程序性知识对她来说是有害无益的,使她不可控制地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并阻碍了她考试时思维的正常运行。


 

3、策略性知识方面。在琦雯的大脑中缺乏许多正确应试的策略性知识。比如:当还有五分钟考试就要结束而她还没有答完卷子时,她应该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当她的情绪和生理都发生变化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情绪和生理,使自己仍能保持心情平静、轻松,继续答题等等。这些策略性知识的缺乏使她在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强迫性分心的现象,并使她考场上的思维受到阻碍。
(三)意识与潜意识方面
通过对琦雯情绪和知识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琦雯考试焦虑的心理结构分析,既看到了意识层面,又看到了潜意识的层面。而在临床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正是通过对她意识活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和控制她的潜意识的。因此,意识与潜意识任何一方面我们都不能忽视。
六、临床操作方法、过程及问题
(一)认知干预的设计及其实施
2014年1月24日进行了第一次的面谈咨询。笔者在对她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为其进行认知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地看待考试和成绩。首先,对考试焦虑的原因及治疗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使她对治疗充满信心并积极配合;其次,正确看待期中期末等考试,认清自己的目标;再次,告诉她在考试中有不会的题是正常的,并了解情绪对思维的阻碍作用,懂得自觉得在考场中调整情绪;最后,正确看待家长及老师的期望。
2、发掘她的优点,重新规划生活。我们共同地寻找她身上的一些优点,比如:学习努力、刻苦,考试之前准备得非常充分等,以让她对自己充满信心。另外让她树立目标,并为此制定详细的计划,认真地执行。
3、教给她应试时的必要的策略。比如,一旦刚一答题就出现催促自己快点答的情况时,就告诉自己,“这种想法是有害无益的,让它走开,以我的速度是可以答完的”;当解完一道题还觉得放心不下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以前答完题得数偏常情况时出现的一种心态,现在它已经成为习惯性心态干扰我的思维了,不要理睬它,继续答题”等等。
(二)临床暗示技术的设计及其实施
笔者在1月27日、30日、31日,11月1日、3日、5日、6日、7日,为其做了八次的临床放松训练。在她肌肉完全放松、心情非常愉悦的情况下,先利用情感组织者策略,充分调动起她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将每一个让她焦虑的条件(C)呈现出来,之后快速地为她呈现遇到这种条件时的正确反应(A’),并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她的心情非常地轻松输快、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等,使她体会到的一直都是积极的情绪。这样经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她把这种新的程序巩固下来并达到潜意识自动运行的程度,使她只要一处于这种情境下,大脑中自动运行的就是这种积极的程序,体会到的就是积极的情绪。最后,通过后暗示,让她去体会这种情绪的变化。
(三)其它辅助技术设计及其实施
首先,让她学会站在情绪之外审视自己的情绪,把自己与自己的情绪分开,学会观察和控制情绪,学会自动放下当前念头的技巧。
其次,教给她小程序放松和深呼吸的方法,使她能在考场中一旦产生消极情绪时调节自己。
七、取得效果及其分析
在2014年5月8日,琦雯进行了期中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她丝毫没有出现紧张的情况,相反,她感觉非常的轻松和兴奋。具体表现如下:
1、考试过程中。①进考场前,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相信自己这次一定能考好;②进考场时有一种微微兴奋的感觉,盼望着老师快点发卷;③任何老师监考都觉得不在乎,对自己很有信心;④答题的时候一直思路很清晰,没有受到任何干扰;⑤当遇到难题的时候仍能保持心情平静,先做后面的题;⑥对答出来的每道题都很有信心;⑦答完卷能够主动去检查,并且保持心情愉快;⑧在整个考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胸闷、恶心等躯体反应,情绪一直很积极。
2、考试结束后。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时候她仍有兴奋的感觉,对考试过程中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并且相信以后考试一定不会再有紧张焦虑的情况出现了。在物理和英语考完休息的时间里,能够不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保持心情愉快。
3、成绩。她上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在班级排了五十多名,以前最好的成绩是班级的第22名,而这次考试成绩排到了第20名,这让她非常有信心。她相信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考试焦虑的情况了。
2014年6月30日,笔者与她再次通了电话,笔者了解到,在2014年6月30日的期末考试中,琦雯的情绪一直非常好,没有出现焦虑的情况,并且她的考试成绩是第17名,她现在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考进重点中学。
八、与传统治疗考试焦虑方法的比较
1、传统治疗考试焦虑的方法,没有分析出考试焦虑者的心理机制。我们将认知学习论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当中,分析了考试焦虑者的心理结构,看到了产生考试焦虑的内在心理机制,弥补了传统的治疗考试焦虑方法的不足。在分析其心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干预,能够真正做到治标治本,更为彻底。
2、传统治疗考试焦虑的方法,只能减轻或者消除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但是来访者在考场上无法体会到兴奋的感觉。而我们在输入积极程序的基础之上,加入了大量的积极暗示,使她的情绪达到了非常兴奋的程度。这样,她在真正面对考试的时候,就会有很少几个人才具有的兴奋心态,这种心态可以使她在考场上完全甚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3、在技术方法上,采用情感先行组织者策略,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有了重要的突破。情感先行组织者策略,具有塑造痴迷心态的强大作用。而这一项技术的应用,充分帮助来访者调动起了自信心,并巩固了她的目标,建立了良好的目标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带动下,来访者的情绪变得非常积极。我们发现,她改变的,不仅仅是考试时的情绪、行为和思维状态,还包括她的人格方面。这是传统的疗法所达不到的神奇效果。
4、考试焦虑必然会对应试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但传统的疗法中很少有资料表明他们达到了提高成绩的效果。然而,我们咨询过的每一个考试焦虑的来访者,其应试成绩都得到了提高。且我们的治疗非常彻底,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出现过复发的情况。这也是传统技术望尘莫及的。

 

更新时间2014-8-8 11:20:58